环保行业受到国进民退、PPP影响以及疫情影响,这两年生存的比较艰难。不止民企、国有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大型的投资类项目上会通过率逐步降低,从拿项目到拿优质的项目转变。
市面上大多数环保公司想要生存下来或者进一步的发展,避免不了要引进人才,人才是根本,那为什么明显感觉不太好招人呢?
总结了一下这两年合作的招聘效果不佳的企业,基本有以下三个共性:
1. 薪酬低。薪酬是候选人选择工作的第一选择,虽然很多人都说主要考虑个人发展,但是那是建立在公司满足了他基本薪酬的前提上,如果基本薪酬满足不了,他根本就没法定下来心来工作,谈何稳定的发展。很多企业目前是跟随型或者落后型薪酬策略,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招到优秀人选的。
2. 口碑差。特别是一些区域型的企业,在本地深耕多年,区域内的人才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或者听说过,如果老板人品差、流动性大,不兑现提成、产品太差等标签一旦贴上,大多数人都会敬而远之。
3. 目的性太强。很多公司招聘销售希望人选直接带项目入职,招聘技术研发人选希望带着核心技术工艺入职,觉得自己很聪明,殊不知成为了候选人眼里的烂公司,这个圈子不大,口口相传后面基本就凉了。
有些公司这两个共性都具备,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优秀人才加盟,虽然有些公司采取了一定的包装,把然短暂的吸引过去了,但是基本都不长久,套路肯定不得人心,想要吸引人才,必须在硬性上做文章,薪酬跟口碑至少占一样,有故事可讲,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