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群> 监理行业生存与发展> 重大工程项目立项公众角色不可或缺

重大工程项目立项公众角色不可或缺

浏览(577) 评论(0) 赞(3) 收藏(0)
来自: 樊丹丹 发布于: 2015-06-06 14:16:45

福建漳州古雷港的一声巨响,再度引燃公众对PX项目(二甲苯化工项目)的关注,这个令外行不知所云的化工名词自从进入公众视野起就背负着一层灰色。如今,古雷半岛上的事故已成为公众不满的最新佐料。从现场伤亡人数来看,这只能算是“较大事故”,但敏感项目动辄得咎的地位,使得这样的火焰依旧能引起滔天不满。

从2007年厦门“散步”事件起,国内至少有宁波、大连、昆明、九江等七八个城市先后出现过反对PX项目上马的风波,但对于这些地方以外的市民来说,感知仍然是模糊的。就北京而言,除了少数持续关注公众新闻的民众和业内人士外,大部分市民对于PX的反应可能不会超过“污染”“有毒”“有争议”这几个关键词。不少人能就着河北钢铁分布、石油炼化水平等名词聊雾霾,但对PX的认知远没有如此深入。

PX项目已属中国的“老大难”事务,很多地区的公众拒绝接受这种项目在附近落户,形成严重的“邻避效应”。漳州PX事故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舆论的相关疑虑,导致PX及类似项目的立项面临更多困难。近年来,我国PX项目在多地因遭遇民众反对相继停建或缓建,而与之相随的是我国PX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周边国家以中国内地为目标市场的PX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

回顾多次PX项目风波,不难发现,公众对PX焦虑的背后,固然有不了解这一化工产品属性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社会转型期公众环保诉求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企业加强环境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

保障公众知情权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重大化工项目因易引发环境污染的特殊性,更易引起公众关注,也更易产生争议。在开展重大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及时进行科普宣传和公众先期介入,是国际社会普遍的做法。而在我国一些地方,由于公众对重大工程项目不知情,容易产生抵制、反对态度和行为,并形成消极舆论。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发生在PX项目建设中。

重大项目在遭遇公众反对时,简单的缓建、停建或搬迁,并不是科学的应对方法。社会转轨期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公众反对一些重大化工项目,无论是因为对项目情况不了解,还是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政府和企业都应主动与其充分沟通,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环境保护不能完全依赖企业自律,这也是公众对重大化工项目存在疑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项目上马前,政府主动向公众阐释环保监管措施,做出应有承诺尤为重要。国际经验表明,PX等石化项目与公众和谐相处,得益于成熟而严格的环境风险管控制度。比如,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安全环保监管,由政府向其购买服务。

对企业来说,要在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环境安全方面加大投入,实现国内企业环保事业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打造企业的社会公信力,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所在。对公众而言,只有更加理性、依法维权并积极建言献策,才能与企业、政府部门共同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道。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该文章仅社群成员才可评论!

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