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底中国P2P平台已达1575家,总成交额2500亿,平台“不良率”高达17.46%,每6家平台就有一家出现问题。大公国际近日公布266个P2P网贷平台黑名单和676个预警名单,平安旗下陆金所以及中国首家P2P平台拍拍贷均上榜,一时间引发热议。2015年P2P行业无监管、低门槛、风控失控的现状会改变么?
如果说2014年各家互联网公司试水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主要靠理财,那么在2015年,大家拼的也许就是小贷和P2P。要做贷款,避不开最重要的“风控”。央行近期放开了民企的个人征信准入门槛,互联网公司做贷款,未来的风控还能有哪些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P2P行业近年来特别受风投青睐,成为资本竞相入驻的一个细分行业。
2014年,无论业内比较资深的平台,还是刚刚起步的新平台,纷纷实现融资。业内领先的平台大多获得B轮、C轮融资,包括拍拍贷、人人贷、有利网、积木盒子等;约30家新兴平台(部分上线不足一年)获得A轮融资,包括爱投资、人人投、短融网、银客网、人人聚财、爱钱帮、理财范、钱先生等。
往往一个月内即有数家平台公布融资消息,其中,翼龙贷获得联想控股高达9亿元的投资,刷新了2014年初人人贷的融资记录。
资本市场偏好有前景的新兴行业。传统金融资产规模达到百万亿级,互联网金融切中海量用户理财服务的“痛点”,未来市场想象空间大。分析2014年的融资案例,行业领跑者成为资本竞相争夺的对象,估值普遍较高。
9月,积木盒子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到3719万美元,行业惯例,B轮投资占公司股权多在10%—20%,积木盒子估值约在1.8595亿美元—3.719亿美元之间;有利网B轮融资达5000万美元,照此计算,估值约在2.5亿—5亿美元之间。另有分析指,人人贷公司估值在6.5亿—26亿美元的区间,翼龙贷则估值20亿元人民币左右。
对比Lending Club上市当天85亿美元的市值,国内P2P平台的估值想象空间广阔,但是鉴于国内P2P行业良莠不齐,相当部分公司模式雷同,且风控体系薄弱,加之制度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政策的风险不可小觑,资本涌入的同时,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P2P金融作为一种效率相对较高的投融资模式,逐渐成为个人新的投资理财渠道,尤其是在近两年房地产投资低迷、股市萎靡不振的大环境下,为海量民间资金提供了一个出口。
由于借助互联网技术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互通问题,P2P金融运转效率比传统金融机构更高、影响范围更广。作为一项金融服务,P2P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资金安全是考量其发展水平的首要因素,而风控能力及资金实力成为了P2P金融平台竞争的核心。
然而,随着P2P网贷平台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投机份子也乘虚而入,网络P2P金融逐渐演变成网络高利贷的集散地。目前很多P2P平台看似是投资者自己选择项目,实质上平台为了促成交易对融资项目进行了层层包装,掩饰了很多风险。毕竟大部分的平台收入主要来源于交易额抽成,从而导致平台会努力促成交易,而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也有不少平台为了交易数据漂亮,不惜降低风控门槛,甚至编造虚假数据,以便获得巨额融资。P2P网贷平台上真正优质的融资项目并不多,好的项目直接被线下金融机构抢去了,因此为了维持一个高速增长的交易额,在优质项目稀缺的情况下,P2P平台往往陷入面对高风险项目不得不接的尴尬。
实际上,在中国这个信用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的复杂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只是帮助P2P平台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但是依然无法解决借款人信用问题。面对P2P平台高额的融资成本,往往只有资金链极度紧张的客户才会选择网络平台融资。
从近一年来发生跑路事件的P2P平台可以看到,不少平台的融资项目年化利率高达20%以上,这已是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数倍,即使是披上了网络的外衣,但是这类P2P平台跟民间高利贷无异。也就是说互联网让原来线下融资无门的高风险客户、高风险项目有了新出口,但是也由此带来极高的信用违约风险。
P2P行业是由一家家P2P平台组成的,因此一个个平台就好比P2P这个大行业的一个个细胞,想要整体机能正常,单个细胞更要做到自身健康。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P2P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积极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型企业。也正是这些行业引领者的大力推动下,中国P2P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无疑也承载了特定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2015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监管口径的不断收紧,中国P2P行业将全面结束长达数年的野蛮生长状态,新一轮大洗牌即将开始。届时,合规、强运营、收益正常化将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能够快速响应,跟得上形势的P2P企业才有机会继续生存,大量游离在灰色地带的中小P2P平台将被淘汰。
自从2013年底P2P划归银监会监管之后,监管政策以及实施细则何时落地,一直为业内重点关注。
2014年上半年,P2P平台倒闭潮、跑路潮频发,银监会、公安部以及高法在对非法集资情况进行说明时,明确强调P2P不得跨越的四道底线: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决策层业已透露的信号显示,P2P网贷将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定位于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回归普惠金融,同时,P2P是借助新技术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业内普遍希望监管过于审慎,为创新留有空间。
我们相信,清晰的监管政策将对整个P2P行业发展有指导作用,有助于正本清源、优胜劣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希望讨论一年有余的监管政策尽早落地,以利于金融稳定,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P2P违约事件几乎每周发生,大量新平台不断上线,而多数P2P平台的运作有欠规范,我们建议,P2P行业应尽早准备,高标准要求自己,强化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