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2点,在北京的国际会议中心,众人瞩目的小米4终于发布。不过,这里不再有令人炫目的性能对比,也不再有安兔兔的跑分结果,这也让很多兴冲冲赶来的米粉感觉有点不适应了。
发布会上,雷军对米4采用的高通骁龙801处理器、3GB大内存这些配置一掠而过,因为这些早就已经是目前国内安卓旗舰机型的标准配置了。没有了跑分之后,他反而花了点时间介绍了米4那3080毫安的大电池。
正如此次发布会的主题“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此后雷军开始不厌其烦地介绍米4的工艺:米4的研发过程历时18个月,经历了6代工程机,尝试了30种手板,经过了40道制程193道工序,需要CNC数控机床的8次加工,每部手机都需要经过长达32个小时的加工过程……
最后出来的是一部脱胎换骨的米4。它不再有那么高的硬件配置,也不再那么发烧,却有了最亮的边角、最好的触感、最高的屏占比……那些对米3的平庸外观撇嘴的米粉们应该会喜欢这部米4,正如当年很多手机用户也是被iPhone 4的铝合金边框所吸引那样。
成长自然伴随着烦恼,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小米的高增长光环正在逐步褪去。其中,小米3几次降价销量却难有起色,路由器和电视都未能在销量上获得市场的肯定,小米平板销量稳定但远没有达到手机一样的风光,尽管红米系列供不应求,但这是靠廉价换来的,长期来说对品牌是一个伤害。
前不久,华为的一篇广告让部分对互联网思维不屑一顾的人士把小米拉出来躺了一回枪。华为通过对一个老科学家的赞颂,贬斥了市场流行的靠营销(忽悠)打天下的互联网厂商,主要的嘲讽对象被认为就是小米。稍早前有竞争对手评价近一年来小米的表现时也称,“小米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布局更多的市场以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小米也用最快的速度失去了当初最吸引用户的特质,成为了一家普通公司”。
无论如何,毕竟小米开创了中国智能手机高配低价的先河,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方面,也或多或少有过功劳。眼看着曾经重口一词被标榜的小米如今日益成为“黑米”,借用范爷一句名言: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经得住多大的赞美。
成熟是好事,但成熟悉的另一面是“老态”!对于小米来说,米4可能是一个大转折,是其发展成熟标志,也是其走向平庸的开始。不再发烧的小米,在成熟中平庸,在忧患中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