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水电专家为内陆核电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去西部建设核电城,再用特高压向东部输电,这样解决了饱受民众担忧的核电安全问题。
近期,有消息显示相关能源主管部门已经就此项目召开研讨会(已证实)并且立项(尚待验证)。
稍具备一些电力知识基础的人可能都不会同意这样建议,下面我想说的一些理由,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即便是提出这样建议的水电专家和行业人士,但是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直白一些,去西部无人区建核电城是个荒唐的主意。
核电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基础,但是去西部建核电城就能够保证安全,更好地发展核电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第一,西部建核电城向东部输电,将直接消灭核电经济性优势,使得核电不具备任何竞争力,不再有生存的空间。
目前按照主流在运核电机组二代改技术的造价情况,单位千瓦造价达到12000元至14000/千瓦,百万千瓦级单个核电机组的造价在130-150亿左右。
假设在新疆建核电城向京津冀输电,输电总长度超过3000公里,采用中国最高电压等级±1100kV直流特高压技术,输电工程造价将肯定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而且±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为1100万千瓦,也就是说,一特高压直流线路满打满算可供十台核电机组向东部输电。
如此算来,在西部建核电站向东部输电的标准配置是 “十台核电机组+一条±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总造价超过1600亿人民币,如果是三代核电机组,价格将更高。新疆的核电到达北京之后,即便是最保守的测算,电价远超当地火电脱硫电价,也远超张北地区风电电价,基本与当地的光伏发电价格持平。在中国核电将与光伏在价格上展开竞争,这是国际玩笑。如果是这样,建议直接放弃核电。
第二,西部本身没有负荷,核电将成为摆设。
核电如果不向东部输送,只能就地平衡,西部无人区,连人都没有,更谈不上用电量,西部本身没有负荷,就没有建设核电的必要,建设核电不仅需要考虑安全性,更应该考虑经济性,中国目前核电站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不是因为核电必须在沿海,而是因为核电本身是基础负荷,应该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此前20年,沿海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都远超中西部,是最需要电的地方,这就是为何核电要放在沿海地区。
大亚湾核电在选址之初,曾在江苏江阴和广东深圳大亚湾之间做过权衡考虑,这正是因为江苏和广东都是经济大省,如果当初核电落户江阴,我想现在关于内陆核电的争议会小一些。
第三,如果在西部建设核电城,核电站的成本将远超过目前的造价,大型锻件在内陆地区运输需要架设桥梁道路,使用特种运输车辆,耗费巨大成本。
核电大型锻件重量超过百吨,陆运极不方便,因此核电选址一般都会选择沿海,内陆核电的选址则一般是临江或者临湖。
核电厂通常都配备有专门卸载重型锻件的码头,这些设备通常用水运的方式抵达工程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长距离陆路运输是要尽量避免的,因陆运对经低端的隧道或者桥梁有很高要求,核电站选址如果在纵深内陆地区,如新疆等地,把大型锻件运往核电厂址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第四,民族问题,去新疆建核电为何是个荒唐的注意,是因为这种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当前的民族形势和国际环境。
第五,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
去新疆无人区建核电的提议在逻辑上的硬伤在于,核电在新疆可以出问题因为人口不多,影响不大,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不能出问题,因为影响太大,人口众多,但是实际上的情况是,无论核电建在何处,安全发展都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无论沿海、内陆、无论有人区无人区,标准应该都是一样的严格。现在核电业界已经提出核电应该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即便是出现安全事故,也应该完全限制在厂区范围之内,不对外界产生影响。
第六,选址问题。
核电选址的过程中,对于人口分布,地质条件,水资源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去新疆建核电的提议,本质上是仅仅是出于对于人口因素的考虑,但忽略了地震和水资源分布的等其他也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之大,无奇不有,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去新疆建核电城的主意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这背后的深层含义不是要给核电找出路,而是要求放弃核电。这样的话,直接说出来不就好了嘛,何必出这荒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