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业问首页 > 所有专题 > 《疯狂来往》是数据泄漏?还是炒作?

《疯狂来往》是数据泄漏?还是炒作?

导语

一家过气的手机游戏提供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大量涉及隐私的视频上传到了优酷,事后道歉姗姗来迟。分析称,“疯狂来往”欲借机火一把,优酷的搜索量激增就是证明;但泄露隐私已触及用户底线,此类做法只能让游戏死的更快。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公司的即时通讯应用“来往”的内置游戏《疯狂来往》近日被指泄露用户隐私。该游戏主要玩法是用户根据一个词语录制一段视频,让好友猜测词语是什么。因为是熟人间互动的游戏,许多网友拍摄时顾忌较少,很多视频中用户衣着暴露,甚至涉及未成年人的私密视频。该游戏具有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网站的分享功能,但很多网友分享的视频却被同步发布到了视频网站优酷,供国内所有互联网用户公开浏览。

  此事被曝光后,优酷删除了相应视频。但据调查,本次泄露事件中未经用户许可分享到优酷的视频数量可能高达35959段,泄露的内容如此之多,而且涉及未成年人、妇女隐私等敏感问题,因此,不排除本次隐私泄露事件可能使整个移动游戏行业面临被政府加强多重监管的法律风险。

  在整个游戏艳照门中,阿里巴巴首当其冲地遭遇舆论质疑,并被指恶意营销。从事件影响来看,无论疯狂来往游戏艳照门是否是人为打造,阿里巴巴的游戏平台获益颇丰。

  据千军游戏了解,《疯狂猜词》开发商北京豪腾嘉科研制的《疯狂来往》运营公司法人,系当今阿里巴巴集团副CTO姜鹏,姜鹏在2010年6月22日成立了浙江智乐网络有限公司。2014年6月上线的阿里游戏平台(aliplay.com)网站备案名称为阿里游戏,备案企业也是智乐。在2013年1月10日阿里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姜鹏依旧负责集团共享业务平台在内的四个事业部。

  据财经媒体界面报道,姜鹏同时负责运营阿里旗下的“阿里游戏”开放平台,姜鹏为法人的浙江智乐网络有限公司此次运营的《疯狂来往》手机游戏,是来往主推的社交游戏之一,系阿里游戏平台的重磅产品之一。

  有阿里关系所在之后,《疯狂来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与来往之间的关系,因此其触发了用户隐私底线,引爆艳照门之后,疯狂来往得以在深谙危机公关的阿里巴巴帮助下,屏蔽或删除了优酷上面关于疯狂来往的大量不良视频,并及时作出道歉,征求用户理解原谅。(目前,游戏制作方(北京豪腾嘉科科技有限公司和 浙江智乐网络有限公司)7日晚间7时发布了一则道歉声明,正式回应了艳照门事件,优酷也已经将不良视频信息屏蔽,这或将赢得大量网民的原谅。)

  很难让人不怀疑这背后存在游戏团队故意损害用户隐私的行为,以此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他们绕开视频平台的关键词自动审核,让其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传播,在短时间内制造话题以聚集流量。

  同为疯狂系列的《疯狂来往》并没有延续之前《疯狂猜图》一夜爆红的好运。它在今年2月就已经在安卓和iOS平台上发布,但反应平平。豪腾嘉科2014年上半年一共在App Store上发布了五款游戏,除了今年8月上的《花样爷爷》得到超过1000条评论以外,其余几款均是由10余条评论量。但在“吃货最光荣”系列视频传播数日之后,《疯狂来往》一下收获了15454条评论。

  “只要这个游戏不被封,就能像陌陌或QQ裸聊一样被想起,他们目的就达到了。”一位游戏行业人士说。

  但隐私问题在这个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时代正变得越来越敏感。游戏团队这种利用合作和审核机制漏洞的行为,已经带来了恶劣影响。看起来阿里巴巴和优酷土豆也仍然需要更仔细的选择合作伙伴,并完善合作和审核机制。

  具体来说,《疯狂来往》游戏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游戏分享设置的正当性问题。即游戏可能涉及用户隐私内容时,游戏的设计是不是应该向用户提供分享的渠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互联网公司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虽然是电子商务巨头,但作为游戏界的后来者,阿里巴巴在《疯狂来往》的游戏设定的正当性上明显有欠考虑。在设置分享功能前没有对用户使用的场景可能会导致隐私泄露的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可能存在正当性瑕疵。

  2、隐私视频分享范围超越授权问题。为什么用户授权分享的渠道是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这样的社交网站,但实际却在人人可以访问的公共网站优酷分享?工信部《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规定:互联网公司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如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且不得以欺骗、误导或者强迫等方式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疯狂来往》游戏在使用用户信息时只是告知用户信息将在社交网站发布,但并未告知用户视频将在优酷发布,可能涉嫌未经用户许可使用信息或者以欺骗、误导的方式使用信息。

  3、用户隐私风险提示缺失问题。在提供分享功能的时候应不应该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疯狂来往》游戏的视频分享可能涉及用户隐私,游戏运营商应当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可能会陷入违反多部法律的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隐私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

  目前对用户数据使用监管的主要部门是工信部,工信部负责审批互联网经营非常重要的一张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及其年检,由于此次事件,不排除其在今年年检时对增值电信服务运营商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情况加强审查的可能性。

  但此次用户隐私泄露事件却可能会使整个移动游戏行业面临监管加强的风险。有两方面的理由:首先,政府的体制实际是存在加强监管的内在动力的,任何行业出现的一些重大事件都会成为其扩权的借口,比如2002年的蓝极速网吧被纵火的事件,导致国内上万家网吧被关,行业被整顿多年,上海的网吧牌照价格超过奔驰车。其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一直在为行业监管主导权明争暗斗,这两个部委的官员曾经在2009年因为魔兽世界游戏的续约是不是需要重新申请版号一事在媒体上公开争论,虽然近几年没有看到有矛盾公开的消息,但两个部委的监管意味着可能存在比谁更严的效应,比如本次隐私泄露事件就可能引发这个效应,即一个部委加强监管后,如果另一个不跟进,就显示自己失职,然后两家竞争,比谁管的更严,如此循环往复,使移动游戏行业的监管尺度越来越趋紧。最后,移动游戏产业是个大蛋糕,而且政府的监管相对较少,但实际法律风险并不小,因此,游戏公司在分享蛋糕的时候千万记着合规性,否则,蛋糕硬吃下去可能要拉肚子。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互联网培训达人

2014-10-16 15:39:59 互联网培训达人

纯粹炒作。不过那些用户就可怜 了唉

赞(0) 回复(0)

冯美玲

2014-10-09 10:34:32 冯美玲

侵犯隐私本身就是犯罪,岂是一句道歉可以解决的,这种恶意传播与快播没什么两样,应该把相关责任人抓起来定罪,还好本人从不用这种二流工具。

赞(0) 回复(0)

叶文

2014-10-09 10:33:36 叶文

不管是炒作也好,还是在没有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上传的也好,这种垃圾营销,都令人感到恶心!!!仅仅一个道歉,哼!这就是大公司?流氓!

赞(0) 回复(0)

1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推荐行家

更多>>
图片

陈运奎

擅长 领域:食品饮料,商贸百货

职位/职称:副总经理

发表: 0 回答: 11 听众: 39

向TA咨询
图片

邓小华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职业顾问

发表: 527 回答: 783 听众: 467

向TA咨询
图片

操勇

擅长 领域:金融银行,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财务总监

发表: 240 回答: 37 听众: 609

向TA咨询
图片

管理的学习与成长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HR\客服

发表: 15 回答: 16 听众: 88

向TA咨询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