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边卖电动车,边搞火箭;布兰森唱片、可乐、航运多管齐下;布林和佩奇两位创始人更是带领谷歌从搜索引擎向医疗、交通和机器人三大领域进军。现代新兴公司的扩张边界要远远大于畏手畏尾的传统企业。
在中国,自2005年马云团队和雅虎达成的战略性投资协议以来,阿里的版图已经延伸到物流、基金、保险、教育培训、文化传媒、零售卖场、金融服务等行业。进入2014年IPO“档期”以后,阿里更是豪掷将近270亿人民币,加快自身的战略布局。
那么阿里的收购大棋到底是为了冲高估值蛮目所为?还是一箭双雕,在打造一个更加多元化的阿里巴巴同时,有效为上市宣传造势?
时势造英雄,才有了马云,同时马云也在改变着这个世界。马云的想法,特立独行,让人无法琢磨,可是他一出手,必是那个改变局面的那个“英雄”,不服 不信,事实很多东西因他而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昨天马云突然跳进汽车圈,在上海和上汽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很多人猝不及防,惊呼马云又来 造车啦。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也包括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将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希望获取整体 出行解决方案,享受“互联网式”便捷服务,这将是一种趋势,很幸运,马云再次布局成为这个趋势的英雄。马云造车集成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yun 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开放融合互联网和大数据。
马云的此次布局再次引来批评,马云一会进入影视行业,一会又进入体育界玩足球,现在又跑到汽车圈里来混,如此贪大求全,未来必折戟!
2014年以来,马云一系列天马行空的资本运作,把很多业内人都看晕了。马云变了,变成了一个产业投资家。阿里集团也变了,越来越像一个产业投资机构。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阿里一口气狂砸500亿,用于收购和入股其它公司。1月份砸掉10亿,2月份砸掉68亿,3月份砸掉116亿,4月份砸掉173亿……马云是越玩越大,越走越远!俨然一副“绑架”现代服务业的架势!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两年来,马云的商业帝国涉足了视频/影视、音乐、体育、运营商、硬件/手机及盒子/牌照商、大数据、旅游、金融、浏览器/搜索、新闻、社交、地图、物流、线下卖场、打车软件等领域,扩展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在互联网企业里十分罕见。如此动作,是一路顺风顺水的信心爆棚,还是新挑战下不知所从的无奈之举?显然,二者都有!但后者更占上风!
“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这是《让子弹飞》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后来被经常引用来警示互联网企业别扩张过快,当心伤及根本。在商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马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就算他不明白,身边的“十三太保”也不明白?
上市之后暴富的阿里又能走多远呢?6月18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一份长达11页的报告,直指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现存的VIE架构是“复杂、高风险的法律安排组合”,可能会对投资者利益构成损害。现在看起来风光无限攀上云端的马云和阿里旗下的众多企业来说,未知的风险正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