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职业学习成长社区

话题二:

如何转变传统培训方法与观念,让员工培训跨入互联网时代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业务通过科学有效的整合、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平台做的越来越精细、高效。在企业内训这个方向上,有人提出过能否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资源将如今越来越难做的企业培训进行有效的创新与结合,将培训效果最大化,更有效的将员工碎片化的时间加以利用?或者企业能否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员工线下培训的效果进行强化和跟踪?...
    对此,你又有何看法?
 我来说两句>>

精品观点

夕颜
夕颜 说
2013-12-18 14:15:35
      “教育+互联网”,从业务发展角度确实是中国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基于国情与教育本质,有效融入互联网基因,针对细分市场找到一条合理的商业模式,可能是目前做强做大中国教育培训的核心吧。 目前接受风投的那几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应该叫互联网公司吧,用互联网的概念...
      教育+互联网,从业务发展角度确实是中国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基于国情与教育本质,有效融入互联网基因,针对细分市场找到一条合理的商业模式,可能是目前做强做大中国教育培训的核心吧。

目前接受风投的那几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应该叫互联网公司吧,用互联网的概念做教育,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声称做的是长尾市场,但真的是长尾吗

    国内是有几家大的教育培训公司,一直专注做教育,赢利非常好(们基本不接受投资),虽然整体现金流没有新东方那么大,但是人均效益和稳定性要比新东方强很多,他们不是不在乎互联网,是在摸索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或者说目前流行的互联网方式对他们原有的核心业务没有太大的帮助。

    “社交”+“课程一直是网络教育的核心,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可以做到平台真正实现课程设计,将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融入到平台设计的基本没有。平台只是表现成一种手段而已,没有真正做到网络教育。

    真正的做网络教育,集合优势教育人才和互联网精英,交集集合,近两年应该会有商业模式清晰专注的公司出现吧!!!

[展开]

赞(22) 回复(0)

杨迪超
杨迪超 说
2013-12-17 16:07:46
     成人技能培训的主要面向人群为 20-30 岁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和职场新手,这个人群的共同特点为:   1. 网络化生活。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对于他们,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成人技能培训的主要面向人群为 20-30 岁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和职场新手,这个人群的共同特点为:
  1. 网络化生活。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对于他们,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同时,在互联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使得教育机构较容易通过互联网作为营销渠道来影响这些潜在客户,这对于互联网产品至关重要,更便于使用户产生良好和统一的用户体验,也便于互联网产品的设计。
  2. 学习主动性强。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较大就业竞争压力,以及职业和专业经验的缺乏,使得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称为年轻学习者增加个人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3. 学习自制力较强。学习主动性是根本,但在学习过程中短期产生倦怠情绪也是正常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相对于未成年人有更好的自制力,将会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克服短期的倦怠情绪。
当然,这一点也是众多学习者是否能学习成功的一个主要差异点,同时也是各个不同网络教育产品或教学者产生产品差异化的一个核心点,好的产品或教学者将会使学习者更慢或更少的产生学习惰性;
 
  正由于年轻的职业新手非常适合于开展网络教育,所以有可能出现较大增长的空间也应该是这个市场。目前在这个市场开展较好的是一些职业证书类的培训和考试,如传统的会计培训,线下的培训已基本被线上的课程取代了,另外一些职业证书考试,如建筑师等也都逐渐开展起来。还有近几年新兴的公务员考试,虽然线下仍然是主流,但线上互联网培训的发展也显示出潜力。

[展开]

赞(4) 回复(0)

郭景璐
郭景璐 说
2013-12-17 11:13:19
 网络线上培训将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   随着网络事业的突飞猛进,网络线上培训将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那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知名专家数量有限其时间也有限的情况下,网络线上培训的优势就显得更为突出。    一.网络线上培训既有长远意义又符合现实需要   ...
 网络线上培训将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

 

随着网络事业的突飞猛进网络线上培训将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那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知名专家数量有限其时间也有限的情况下,网络线上培训的优势就显得更为突出
   一.网络线上培训既有长远意义又符合现实需要
   据最新资料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将近5亿。而伴随互联网浪潮成长的新新人类,又已长大成人,他们不仅有着全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其消费模式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和消费市场的主导者。所以,通过网络手段开展线上培训既具有长远意义,又符合现实需要。
  首先,网络培训可以聚集众多名师高手,并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市场可以催生出各类专业、权威的知名网校培训机构,然后由他们招集众多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设计符合市场需要的知识内容,然后,再由培训机构组织电子专业人士建制整理优质专业课件,最后由专业电商把最具权威和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推向市场销售给最需要的人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其次,学习方式灵活。网络线上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而且可以摆脱教学活动地域限制,哪怕是距离专家最远的学员,都可以同屏聆听和享受最具权威性的名家授课并且学员在时间紧,工作忙的情况下,还可以提前将教学内容下载到便携方便的小屏电脑上,然后根据个人的时间情况自主安排学习。甚至可以在候车乘车等零散时间戴上耳麦不会妨碍任何人,就可学习专家在网上讲授的课程    

第三,自主选课,针对性强。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培训需求,网校及培训机构完全可以根据大众群体层次、多差异、多学科的设置专业课程;学员不仅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有针对性选择培训内容,还可以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真正做到明白可以不听,不明白的可以不限次数的多听,直到听懂为止

第四,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省开支。网络线上开展培训,不必为学员安排教室,更不必为学生解决食宿、交通、停车等问题,学员的时间和费用也可大大减少,且网上教学的形式既简单、迅速又经济实惠节省大量的书本和授课费用支出。无形中还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二.网络线上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网络线上培训的好处有诸多,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其一,网络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有待进一步净化。前不久,一朋友通过网络搜索签订了一家看上去很专业的“医疗考试”培训机构,于是申请了在当地的独家代理权。虽然合同签订时条目很详细,可代理费交了以后,网上教学资料迟迟接收不到,网页也是一催再催才挂到合同约定的总网上,而且还漏洞百出。类似情况时有发生,不计其数,如果不迅速改变,势必会影响网格培训市场的发展。

其二,培训师资参差不同,良莠不齐。目前,一些网校和培训机构为快速赚钱,匆匆搭建草台班子,为降低成本随便在一些非正规的专业学校找一些缺少教育与实战经验的老师,粗制滥造专业性很强的课程,然后快速推向市场,使网络线上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其三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制作人才短缺。尽管网校和相应的培训机构推动生成了一些所谓的“大讲堂”等网校及培训机构,也填补和实现了一些人的网络线上学习,但一些课程制作技术不到位,课程内容错误、肤浅等问题仍很严重其原因不仅是授课人的课程内容设计有问题,后期的网络剪接与授课人的协调不及时也是出现纰漏的重要因素。
   三.网络线上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网校和培训机构要有品牌意识。品牌是质量和信用的保证,只有网校和培训机构在制作培训课程时做到选名家,优制作,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走得长走得远。

  其次,设置培训课程要专业系统。不能只考虑一朝一夕一个课程的培训,要有完整的服务系统、服务理念和服务团队。尤其是一级网校和培训机构,在发展和培植下线市场时会遇到许多问题。要真心诚意地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网校和培训机构的努力,也需要借助专家的帮助。

   第三,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当前,网络线上培训还是新鲜事物,政府在这方面的监管能力还比较滞后,更多时候要靠二、三级培训市场的业主们的个体智慧。其在选择“上游”网校和培训机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培训行为和服务质量会有天壤之别。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不断与时俱进的网校和培训机构,推广的知识和产品才会产生正能量效应。反之,推广面越广,负面影响会越大。   

 

 

地址:威海市胶州路7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631-5190919

[展开]

赞(7) 回复(1)

罗成
罗成 说
2013-12-16 10:23:09
 互联网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网络世界,可以说是21世纪又派生出来的一个虚拟地球。地球上有房子,它有网站;房子有地址,它有网址;地球上有银行,它有网上银行;地球上有邮局,它有电子邮箱;地球上有超市,它有网上商场;地球上有学校,它有网上学校,远程教育等等。互联...
 互联网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网络世界,可以说是21世纪又派生出来的一个虚拟地球。地球上有房子,它有网站;房子有地址,它有网址;地球上有银行,它有网上银行;地球上有邮局,它有电子邮箱;地球上有超市,它有网上商场;地球上有学校,它有网上学校,远程教育等等。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甚至思维习惯。互联网是新世纪的一块新宝藏,正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可以说20世纪是从土里挖金,21世纪是从脑袋了挖金;20世纪是经营有形产品,21世纪是经营无形、信息产品;20世纪是动手动脚靠勤劳致富,21世纪是动眼动脑靠思考致富;20世纪是靠耐力和勤奋致富,21世纪是靠速度和智慧致富.

[展开]

赞(12) 回复(0)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他们都在说(共44条评论)
陈长坤

2013-12-20 14:28:55 陈长坤

在培训市场尤其是外语培训市场里,目标客户80后90后居多而这一代人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带,未来的00后更是不用说了。说道底寡头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对这些人影响力的竞争,影响力是否足够高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哪家企业能够有效的整合互联网各种资源并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品牌影响力的优势地位,才能够在未来的培训市场中独占鳌头。很多外语培训负责人都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以及对于如今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分析,最后整个英语培训行业会逐步向少数大品牌集中,也就是说谁拥有了互联网就拥有了未来。

赞(1) 收起回复

汪星

2013-12-24 16:37:26 汪星

谁拥有了互联网就拥有了未来,应该要更详细一点,谁拥有的用户,谁占据了用户的时间,谁占领了移动互联网,谁就拥有了未来 。

回复

聂敬

2013-12-20 14:12:01 聂敬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应用网络进行培训辅导为参加培训辅导人员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由于网络培训具有以上优势,许多时间不充裕或喜欢自由、自主学习的考生较多的选择网络培训学校进行学习,使网校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

    国外网络培训由于网络硬件条件好,教育资源丰富,已经进入普遍网络教育的时期。除了在教育方面,在其他行业也涉及到很多的网络培训。随着国内网络条件的逐步提高,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与提高,未来网络培训,网络教育将成为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接触到的学习渠道。

赞(1) 回复(0)

丁军

2013-12-19 17:44:27 丁军

我个人觉得网络培训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无限的生命力,其利远大于弊。要使网络培训取得真正的培训实效,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本人必须协调统一,做到思想重视、认识到位、组织严密、管理科学、突出效益,否则,网络培训就会从现实的形式主义滑向虚拟的形式主义。 

赞(0) 回复(0)

边宇哲

2013-12-19 15:36:14 边宇哲

     尽管网络培训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网络培训这一新生事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网络培训在提供教师学习的同时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管理监控。有些网络培训只能提供学习内容,还未能实现修改个人信息、查看个人学分、欠缺文件查阅、课程学习、学习交流、个人空间、学习记录、视频点播、网上作业、网上测试、成绩查询等功能。

    其次,学习资源建设滞后,有些内容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密切。网络学习资源大多采用简单电子书形式,没有将教师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对教师个人信息数据、课程计划、培训安排、选课程序、学习信息查询等模块的设计尚不科学。由于网络课程的开发有较长的过程,其信息的载量无法与教育的发展实现同步,这种滞后性局限了网络培训的利用。同时,网络培训所期望的系统性与专题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经验性与创新性结合、前沿性与针对性结合的课程尚不多见,有学时保证和方便考核的课程又欠缺可重复利用价值,所以培训需求很难得以满足,影响了网络培训的进一步推广。随着教师获取的信息不断增加,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分享及利用的困难将变得更加突出.

    再次,在互动方式上,网络培训以教师的自我沟通为主,缺乏专业引导。由于网络培训的管理职能面临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利用一个或多个网络学习平台、筛选优质资源、建立有效沟通、促成教师在工作中生活学习等方面上来,管理对象虚拟化,管理语言网络化,这对培训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尚未找到有效的满足途径和方法,教师作为培训设计者的角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互动交流中,大多是教师间的沟通,与专家学者交流还受时空的限制,难以达到畅所欲言的交流与信息沟通。

赞(1) 回复(0)

冯贤胜

2013-12-19 14:22:43 冯贤胜

能力圈=收入圈

 每个员工存在于企业的价值,就在于不断的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服务等各个不同环节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不断的解决问题,才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圈,进而提升我们的收入圈。而很多员工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抱怨问题,转移问题上面,这显然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当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转移给了我们的上级,就等于把提升我们能力圈的机会转移给了别人,更等于把提升我们收入圈的机会转移给了别人!

赞(0) 回复(0)

一览网

官方活动社群

已有 18 位成员

回顶部